笔下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笔下文学 > 带着空间到88年,从卖荔枝发家 > 第92章 大店铺,生鲜超市的想法(加更)

第92章 大店铺,生鲜超市的想法(加更)

”师傅,你们辛苦了,抽烟,还有一些水果你们带回去吃。”

“这怎么好意思啊。

,“李老板够意思。”

“李老板大气。”

“多谢李老板。”

李宇给几个男子散烟,送一些水果,他们帮忙把冷藏库的设备送过来,并卸到仓库中,还有一些特殊的材料。

这次跟詹泽豪工厂那边交接了两百一十多吨的水果,顺便把请詹泽豪帮忙买来的进口设备和特殊材料都送了回来。

等这些人走了,李宇关上仓库的大门,然后把这些冷藏库需要的设备和特殊材料收进随身空间中。

一直放在仓库可不安全。

离开仓库后,李宇去见同样是今天过来的一批人,这些人也是詹泽豪介绍来的,来给李宇修建冷藏库的。

冷藏库,一般修房子的可搞不定,需要更专业的。

给这些人在南湖街这边安排住处,然后就可以开始建冷藏库。

位置在黄贝街的某村级工业区里,距离南湖街不远。

三百多平的地皮,冷藏库只需要一百多平,剩下的会建临时仓库,值班室,休息室等。

李宇安排邬松伟这个同村人跟着这些人,有什么需要跟他说,解决不了的再找李宇这边解决。

按照计划,需要个月左右。

六月份应该能用,正好进入夏季了。

其他需要的材料,李宇已经准备好了,包括发电机组李宇也买了,以备不时之需。

开工的事情忙了两天才结束。

老周这边又帮找到了两家合适的店铺,在南山区的沙河街,以及宝安区的石岩街。

联系了石勇那边进行装修,预计五月下旬开业。

今天,李宇给南湖街的三个老客户送了一批水果和水果罐头后,顺路去新城区看了看。

1990年的深城,新城区主要集中在罗湖区这边,尤其是在南湖街,桂圆街,黄贝街的南面。

这些地区靠近香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也更便捷。

目前深城第一高楼,国贸大厦,就在南湖街的新城区。

还有正在建的发展大厦,预计还有一两年能建成,到时候会超过国贸大厦,成为深城新的第一高楼。

“这门店可以出售?”

今日的李宇运气似乎不错,在新城区发现了一个不小的新门店,这个门店贴着可以出租或者出售的告示。

门店所在的位置,目前看起来有点偏,周围的居住区还有一部分在建,人流量还不大。

但按照深城建房子的速度,这些在建的新住宅区,用不了几个月就能建成,然后很快人就会入住。

毕竟,这个时期,深城可是人多,房子少。

告示上有联系电话和地址,地址就在附近。

李宇找过去,是一家房地产公司。

“你要买人民南路xxx号的门店?”

“不卖吗?”

“可以租,可以卖。不过,那门店有一百二十六平,总价需要二十多万。”

找到了负责人,但对方可能觉得李宇没有购买能力。

“二十多万,没问题。随时可以交钱,今天能过户,今天我就能给钱,只要你们卖。”

李宇直接从随身带着的包包中摸出几捆百元大钞,有好几万。

实际是刚从随身空间中拿出来的。

见到李宇有钱,负责人有意外,更多的是惊喜,“好的同志,你要是方便,我们现在就可以去登记,审核,过户,快的话,今天下午就能过户。”

是新的门店,这家房地产公司又有门路,过户会方便很多。

李宇的身份证,通行证,暂住证,还有区里的证明等材料,证件都在随身空间中,随时可以拿出来用。

先去看了看门店,的确有一百二十六平,不过是毛坯,需要李宇之后进行装修。

上午开始走程序,下午门店就过户成功了。

这是李宇买的最大的店铺了。

利民水果店的店铺,九成都是二十多平,少数三十多平,而且基本是在各街道的老街区。

这个门店,单价是一千九百元一平,花了二十多万。

是以他个人的名义买下来的。

这个门店,单纯来作为水果店来用,肯定不合适。

李宇白天都在思考,最后觉得可以尝试弄个生鲜超市看看。

主要卖水果,蔬菜,水产。

水果方面,李宇已经很熟悉。

蔬菜方面,可以去批发市场批发。

水产方面,李宇就比较陌生了,刚开始也要从水产批发市场进货,淡水的,海里的,都需要。

等以后熟悉了,可以去收购。到时候,他定了的两条船造好后,还可以用来存放活的水产,有更多的水产来源选择。

要如何装修,李宇会根据穿越前见过的一些生鲜超市进行借鉴,设计下。

冻品,暂时不考虑,因为电力稳定因素,还有冰柜现在可是很贵的。

暂时就都卖新鲜,活的水产。

等他的设计好了后,会找石勇他们来商量看看能不能做。

还有蔬菜,水产的货源,李宇也要去了解。

这些都需要不少时间和精力。

此外,还要变更公司的经营范围,把蔬菜,水产加之去。

这事可以先做。

同时,李宇决定把公司名字由利民水果有限责任公司,改为利民有限责任公司,经营范围包括水果,水果罐头,蔬菜,蔬菜罐头,水产,水产罐头,采购,运输,仓储等。

罐头附带着卖。

利民水果店,利民鲜果店,会暂时成为公司的门市部。

现在是1990年,公司法都还没有出现。

一个人无法注册多个公司。

一个公司想要成立多家子公司,也没有规章制度作为依据,不好批。

所以,暂时就用门市部的方式存在,等以后公司法有了,制度有了,就可以成立子公司或者一人多注册几家公司。

五月剩下的二十天左右,李宇主要忙冷藏库修建,两家新店铺,生鲜超市设计装修,收购一些当季当地的水果。

冷藏库修建稳步推进中。

两家新店铺,在五月下旬陆续开业。公司通过本地员工介绍,又增添了十二人,完全能满足新店铺开业的需要。

多馀的人,就是储备。

生鲜超市的设计,通过跟石勇等人沟通,已经拿出确定的方案,正在准备材料,马上就要动工。

装修的费用,李宇个人出,这次装修比利民水果店还要好许多,花费更多,等装修好了,李宇再以个人的名义租给公司使用,收取租金。

利民水果店的二十五家店铺,都是李宇个人买的,装修的,然后出租给公司,收取租金。

公司的总资产,只有在建的冷藏库,价值大概有四五十万。

包括地皮,因为只有以公司的名义,才能审批下来。

五月份深城及周边的当季水果以香蕉,菠萝,芒果,杨梅,莲雾等为主,还有早熟的一些樱桃,荔枝。

早熟的水果,李宇买的很少,他随身空间都还有一些去年的,但拿出来跟新鲜的没两样。

等樱桃和荔枝大量上市,价格下来后,再大量收购。

此外,李宇还买了两批罐头,以水果罐头为主,肉罐头为辅,但成本就用了十多万块钱了。

“李哥!”

“刚子,生意还可以吧?”

“还行,多亏李哥照顾。”

路上碰到了许成刚,他骑着人力三轮车,拉着一些水果,其中不少从李宇这里拿的货,在新城区摆摊卖。

罗湖区和福田区的各街道的老街区,基本都有李宇的利民水果店,所以许成刚等五六个从李宇这里拿货的水果摊贩,刻意避开,多来新城区卖的。

这两年,通过从李宇这里拿货卖,许成刚等人也赚到了钱。

尤其是许成刚,听李宇说了一嘴,有钱别存着可以买房子,他信了,就买了一套,现在房价不断涨,让他更信李宇了。

时间进入六月。

樱桃,荔枝开始大量上市,收购价格不断降低。

李宇开始大量收购,尤其是荔枝,数量多,可以多囤积,樱桃规模有限,市场也没有荔枝大。

“徐叔,生意兴隆。”

“是你,李老板,又见面了。这次又要许多荔枝吗?”

“是啊,打算收十来天,有多少要多少,当然品质要有保证。”

“品质你放心。我去跟其他几家说,若是不够,我们楼村还有更多,给你供十天货,完全没问题。”

李宇又来找市场找徐国良大量买荔枝。

这次李宇干脆在楼村所在的镇租了两个偏僻些的店铺当临时仓库,楼村的人摘了荔枝直接拉过来验货,称重,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一天下来能收二十多吨。

收满一个仓库,或者到了晚上,李宇就把里面的荔枝收入随身空间中。

六月八号。

这天李宇去詹泽豪工厂交了一批货,一百九十多吨。

前后两批,共有四百吨左右。获得一百二十多万,一倍多的利润。

这些货清了,有更多空间来放荔枝等货物。

“你们三个跟我回去,公司那边的冷藏库马上投入使用,需要你们。你们四个继续留在这边学习。”

这次李宇将在詹泽豪工厂学习的七人中带走了三人,其中两个负责冷藏库管理,另一个负责仓库管理。

两个负责冷藏库管理的人,都是七人中表现最好的,其中一个已经拿到了冷藏库管理的技术认证。,另一个也快了。

李宇要去魔都了,会留下一批水果在冷藏库这边,需要他们进行管理。

他们三人的工资和待遇得到了提升,等同于店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